陳逸珊 | 鍾冠毅 | 陸則憲 | 回學員專訪

大學畢業找到一份足以溫飽的工作不難,但是要遇到自己熱愛的職場環境,卻是需要機會以及機緣。鍾冠毅在面對原本任職的產業逐漸失去熱忱後,下定決心把握機會參與了自強基金會的培訓計畫,機緣則是政府正好補助當期學員報名費用,於是,他得以從IT翱翔到IC,找到另一片湛藍的天空。

厭倦制式 放手一搏

「我不會想再換工作了。」已經擔任IC Layout工程師半年多的鍾冠毅堅定回答著。過去,他安居在學以致用的企業環境任職,由於大學攻讀資訊及電子商務領域,在IT(Information Technology )電子商務的瑣碎操作上得心應手,不過,他始終沒有自滿,甚至在一成不變的工作流程中逐漸覺得味同嚼蠟,「每天的工作都在重複,沒有挑戰性,我希望自己能學到更多東西。」他描述工作內容時說道。

於是,為了挑戰自己的能力,鍾冠毅放棄了原本穩定的工作,投入自強基金會的培訓計畫,希冀成為一位專業的IC Layout工程師,提到課程的嚴謹與師資的水準,他歷歷在目:「現在投入職場才發現,當初培訓時的作業量竟然與工作接的專案差不多!」自強基金會的課程不只是把講義念完就可以拿證書,而是要學員從基礎班就開始認識軟體和製程的概念,並且將IC Layout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運用到進階班,因為到了進階班,講師會更深入與學員說明與研究電氣特性,若是跟不上進度,就要趕快向講師發問,或者請教同學,否則只會讓自己在最後的專案規劃從康莊大道走入死胡同。

求學無捷徑 錄用講品德

「簡榮貴老師曾經為了要求進度與回答問題,一口氣連續上課了五個鐘頭,態度認真,而且不只是技術的教學,對於學員投入職場的觀念也會建議。」鍾冠毅說。其實,作業並不是一種壓力,而是一種測試學習狀況的方式,若是沒有察覺到這個課程安排的別有用意,就也無法體會講師在教授課程費的用心良苦。他也曾經在第二階段的IC Layout進階實務技術中遇到撞牆期,覺得心灰意冷,因為除了作業的壓力,長期課程也讓身心處於緊繃的狀態,加上對於自己在課程中所獲得的知識與技巧,是否確實能在職場勝任還是不免憂心忡忡,不過,關於內心的疑慮,堅持到最後的鍾冠毅獲得了解答。

課程結訓,他開始向幾家徵求IC佈局設計工程師的公司投履歷,很快地陸續接到面試通知,當下,他就已經跟其中一家公司取得共識,獲得錄取並準備去報到,但是,隔幾天之後又再有其他公司與他洽談,關於自己未來發展的動向,鍾冠毅的心中開始七上八下,他說,當時一心想展現身手,但是這又是第一份IC產業的工作,總希望可以多探聽一些消息。就在他猶豫不決時,簡榮貴老師也給了他建議:「IC Layout工程師是高道德的工作,既然你已經答應了別人,就不應該出爾反爾。」遵循著老師的提醒,鍾冠毅不再心生旁騖,決定忠於承諾,在目前任職的公司踏實地畫下每一張佈局圖。

終身學習 從培訓課程中找自己

目前經歷了半年的IC Layout職場生涯,鍾冠毅也有許多感觸,特別是懷想起過去在自強基金會所受的「魔鬼訓練」,總有道不盡的經驗談,他說,現在畫圖時還是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,慢慢能體會到第一階段基礎課程的關鍵性,唯有熟悉電氣特性及排列方式,才能在佈局時更得心應手,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,因為它們對元件的影響是相輔相成,不清楚這方面的基本知識,就很容易導致專案的拖延,也就讓自己陷入加班的困境。

告別制式沒有變化的IT電子商務工作,現在的鍾冠毅談起自己熱愛的IC Layout總是神采奕奕,因為這是他朝思暮想的穩定工作,「都怪自己太晚才發現自強基金會的培訓計畫,否則早個兩年我能學到更多東西!」他語帶後悔地說道。因為這份工作是具有挑戰性,而且要保持在思緒清晰的狀態——這些特質,都是鍾冠毅所想望且熱衷想要培養的,也難怪,家住苗栗的他願意長時間通勤,忍受舟車勞頓之苦,遠赴現址於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的自強基金會上課,並且從不缺席。

處於知識經濟的時代之中,當科技進步如此迅速,對於任何一位知識工作者而言,成長與選擇是不可避免的兩件事。在這個時代,最容易發生折舊的不再是機器設備,而是知識,因此,終身學習也愈來愈重要,彼得.杜拉克(Peter Ferdinand Drucker,1909-2005)曾經說過,「想要在挑戰性的世界中擔任一名知識工作者,同時產生及維持效能,就必須保持學習,經常刷新知識才行。」然而,刷新知識之後,就會面臨未來去路的考慮,也就是選擇的時刻。選擇是痛苦、為難的,但是怎麼選擇絕對不是憑空思考這麼簡單,是從個人對於自身生涯的經營管理來省思。鍾冠毅曾經在求學與初入職場時迷惘,但是經過自強基金會的培訓計畫,他從微小的晶片世界找到信心,有機會重新繪製自己的藍圖;而這份藍圖,我們可以想像,就像他專心埋首完成一次又一次的IC Layout時那樣的經得起驗證。